趵突泉丨党史系列谈之三《山》——井冈山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音频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1927年8月7日,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这就是党史中著名的“八七会议”。
1927年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将各路武装5000余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原本以攻打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但敌我悬殊太大,损失严重。毛泽东果断改变原有部署,决定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再图发展。
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9月29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起义军实施改编。“三湾改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起义军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设党委,从而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讲话中强调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北麓的宁冈县,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刚在井冈山落脚,毛泽东就派何长工去找南昌起义军下落。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
在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毛泽东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基本原则。1928年7月,在黄洋界反“会剿”胜利后,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4月,毛泽东在井冈山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井冈山,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土地革命。1928年底,颁布了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离开井冈山,踏上转战赣南的艰难行程。
2016年2月,春节前夕,习主席到井冈山看望老区乡亲时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END
●泉涌,上奋,声雷!“趵突泉”专栏即将上线,期待您的不吝赐稿!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第十七期,第十八期,第十九期,第二十期,第二十一期,第二十二期,第二十三期,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五期,第二十六期,第二十七期,第二十八期,第二十九期、第三十期、第三十一期、第三十二期、第三十三期、第三十四期、第三十五期、第三十六期、第三十七期、第三十八期、第三十九期、第四十期、第四十一期、第四十二期、第四十三期、第四十四期、第四十五期、第四十六期、第四十七期、第四十八期、第四十九期、第五十期、第五十一期、第五十二期、第五十三期、第五十四期、第五十五期、第五十六期、第五十七期、第五十八期、第五十九期、第六十期、第六十一期、第六十二期、第六十三期、第六十五期、第六十六期、第六十七期、第六十八期、第六十九期、第七十期、第七十一期、第七十二期、第七十三期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转载请联系授权)
总监制:周显喆
监 制:李庆领 王宜海
主 编:杨一鸣
编 辑:陈杉杉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sm20181207